古语说,成由勤俭败由奢。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,勤俭办会应该大力提倡,可是上面所说的这些企业年会尴尬事,反而让人怀疑相关企业“节俭”的诚意。
节俭不能一刀切 年会过度节俭成形式主义
临近春节,各个单位的年会扎堆,但今年跟往年不同,会风节俭成了一个普遍现象。可就是这“节俭”两个字,引出了不少尴尬的事,各种出其不意的年会奖品,让不少人觉得很尴尬,抱怨说,如果这样开年会,还不如不开。这种“节俭”缺乏诚意,反而成了另一种形式主义了。
吴永强:没错。一方面这种刻意的节俭是缺乏诚意的体现,另一方面也说明是一种矫枉过正的体现。中央提出厉行节俭、杜绝奢靡,方向是对的,但这种缺乏诚意的、矫枉过正的企业单位,表面上是给员工进行了年会奖励,其实口惠而实不至,也是一种形式主义。
年会要办到何种程度的节俭,应该区分开来看待。如果是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,花的是纳税人的钱,理应节俭;可是,如果企业,特别是民营企业,通过年会奖品犒劳辛苦了一年的员工,是无可厚非的。阿里巴巴的马云高调宣布要给员工派发大红包,不仅没有引发铺张浪费的争议,反而引得很多人赞赏这样的企业文化。所以,单就节俭而言,也不能一刀切地看待。
吴永强:没错。这就涉及到评判的问题,年会的主题不同,衡量评判的标准也应该不尽相同。大家反对奢侈浪费,反对假公济私、花费纳税人的钱,绝大多数是指政府机关或国有企业、事业单位,一言以蔽之是拿财政或老百姓纳税养着的部门,毫无疑问任何一丁点的奢侈浪费和不节俭都是受到大家批评的。对于一个企业性的单位来讲,年会要做到总结一年的得失,同时给员工应有的回馈奖励,在来年的工作中激发员工取得更好的成绩,这种年会具有提升企业发展的作用和效果,这种年会就不能过分缺乏诚意的节俭。
杜绝浪费不仅需要制度 也需要公众监督
给员工派发大红包,按照经济学的原理是给员工的激励机制,通过大红包让员工一起分享企业前进的快乐。但是如果是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央企,这样的单位要想真正做到简朴、节俭,恐怕也不是一个红头文件、一句中央号召就能解决问题的,这需要制度建设,从制度上杜绝公款吃喝、公款浪费。
吴永强:制度先行仅仅是一个方面,应该与制度先行并行的是给予民众、公众或舆论的监督权。我们知道制度在各行各业,尤其是党政事业机关团体里头,不管是党纪国法还是相关的法律法规,林林总总相当多,可是为什么这些屡禁不止、屡杀屡禁的事情又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呢?这就说明视制度无物是一种形势。还有一种是,已经发生了这样的行为,由于缺乏公众的披露,没有得到有效监督,依然可以在暗箱里畅行无阻。所以,有制度固然是好,而且制度是先决条件,但制度存在的同时,一定要给公众和舆论有监督权,把所作所为放在阳光下曝晒,这样有制度的规范,有舆论的监督,对奢侈浪费或公款吃喝行为起到尽可能大的遏制。
企业应让员工感受到尊重
真正落实节俭之风,不仅要有制度,而且要让公众来监督,这是眼前最重要的一个工作。还有一个工作是眼前大家所关注的,就是企业年会因节俭引发出的尴尬事,不管饭,奖品缩水,一盒咸菜就把大家打发了。很多人说,这样的年会不如不开,怎么才能让企业年会做到既节俭又能让员工感到诚意呢?
吴永强:这是千差万别的。不同的企业,它的企业经营效益,企业领导人风格特点,乃至于主办方的出发点、想法、要达到的效果等不同,千人千面,但有些原则性的,或总体性的,不管是年会瘦身也罢,年会缩水也罢,总体上我们不倡导过渡奢侈炫富型年会、攀比式年会,这是一个指导精神。第二,要让企业的员工感受到为企业付出一年辛苦所应得的权益和尊重。第三,也要传递出企业独有的企业文化,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细胞,整体折射出经济社会的风尚、正能量。
想领年会奖品还得倒贴钱
年底企业开年会抽奖,本是为了犒劳员工和答谢客户,给大家送一份礼物和祝福。但由于今年节俭风起,一些公司年会也缩减了预算,出现了抽中礼品,但中奖者反而还要自己搭钱才能领奖的尴尬事。
中大奖自己倒贴好几千
年会上中了特等奖,但李小姐却根本乐不起来,要享受这份大奖自己搭的钱比奖品本身还高。
不久前,在一家综合旅游集团的年会上,李小姐被抽到了特等奖――从三亚起航的邮轮,周围的朋友纷纷祝贺她,觉得今年运气实在不错。直到去兑奖,李小姐才发现,这个大奖要享受起来却有点难。
首先,抽到的仅是一张邮轮的船票,只是船上住宿可免,但不包括岸上观光费用和签证费用。此外,日期仅仅限定在3个月之内,而这期间还包括一个春节长假。眼看春节来不及了,节日过后马上请假,也不好意思和老板提。最关键的是,礼品仅仅是邮轮券,从北京到三亚的往返机票,全都需要自理。
李小姐算了一笔账:邮轮券2000元是赠送的,自己要掏的岸上观光费和签证费等杂项要2000多元,往返的机票一共要4000元,自己的岸上餐饮和购物也要花1000元。为了享受这个大奖,自己得搭上3倍于奖品价值的现金。
派红包先交票后拿钱
“亲们,你们谁有多余的发票呀?的票、加油票均可。求发票呀!”最近几天,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的卢小姐在好友圈里疯狂求发票,几乎到了逢人就问的痴狂状态,只可惜刚刚开年,谁手里也没有多余的发票。
“哎,这都是年会闹的。”一直自诩中奖运气不佳的卢小姐,今年破天荒地在公司年会上中到了特等奖:4000元的现金红包。“公司今年节约成本,把一、二、三等奖都缩减成了护手霜、加湿器等小物件,就留了个特等奖的现金红包三个。”当主持人念出名字时,卢小姐高兴地当场蹦了起来。可第二天,当她拿着凭证去兑换奖品时,才发现这份红包大礼并不好拿:公司财务部门要求,必须先凑齐4000元的发票,什么时候交票什么时候兑现奖品。
“不得已只能去买些暂时用不到的东西,这4000元的红包相当于是我自己给自己发的,还不如白拿一个加湿器呢”,卢小姐感叹说。
iPhone5变成移动电源
由于今年厉行节俭,不少单位的年会奖品也纷纷缩水了。日前一家国有保险公司举办职工年会,传说中的大奖是“五凤”和东南亚海岛游,结果大家翘首以盼等来了抽奖,大奖却让人大跌眼镜――iPhone5变成了移动电源,东南亚海岛游居然变成了京郊农家乐。有的单位是奖品缩水,有的单位年会干脆取消了。记者了解到,在金融行业内,国寿、人保等大型“国字头”金融企业今年都取消了年会。金融街上的洲际酒店、威斯汀酒店告诉记者,今年已经临时取消了好多家大公司的年会,而这些公司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订好场地和餐饮了,都在1月中旬纷纷撤了单子。
年会不管饭奖品是咸菜
“年会放在周末的有木有?放在周末不算加班的有木有?周末开年会不算加班还不管饭的有木有!”周末参加完公司的年会,小冯果断地把QQ和MSN的签名都改成了“年会不管饭”,以纪念“史上最低调”的年会。
“要说比拼节约低调,如果我们单位排第二,少有公司敢排第一。”小冯在一家传媒集团工作,报社今年把年会定在了下午4点到7点,游戏抽奖环节结束后正好是晚饭的点儿,可为了避免“舌尖上的浪费”,报社有言在先,“今年不管饭”。
“我们是饿着肚子参加完了年会,可悲伤的不止于此,而是那寒碜的奖品。”小冯告诉记者,年会的最低奖是咸菜礼盒一盒,里面装了一些笋干、酱菜,目测价格也就100元。“中了奖的同志们都觉得,拿着一盒咸菜回家,比不中奖还悲催。”